網頁

2011年11月28日 星期一

讓閱讀「回歸閱讀」

http://reading.cw.com.tw/fourm/index.htm
2010-01-04 親子天下 0~15歲閱讀力實戰關鍵
台灣各縣市的閱讀現況為何?閱讀的本質、閱讀的樣貌該是什麼? 哪些觀念需要再釐清?做法可以如何更精進?
針對25縣市政府所推薦的「閱讀典範教師」,長期研究閱讀的專家柯華葳教授,就「典範教師」提供的教案進行講評,並提出她對目前台灣各地推動閱讀的看法與憂慮。

這次各縣市的閱讀典範教師選拔,讓我們看到閱讀課程的現況,也看到各縣市的進展和資源處境的不同。
有些區域例如雲林縣,還在初始的「布置環境」階段,閱讀的推動尚在做初期的閱讀角落、買書等等。大多數的縣市都已經開始把閱讀融入課程,更積極的如台北、桃園等縣市,開始有專任的「閱讀教師」。
這次評選的單位是各縣市教育局,選拔的標準不一。就我看來,老師的熱情與努力都值得肯定,但課程的內涵,則有需要更進一步討論、釐清。
好的閱讀課程規劃,值得鼓勵的標竿教學,應該符合五個標準:
一、老師在閱讀課程中,是否讓學生學到新東西,開拓學生知識的視野。但這「新東西」要排除修辭和譬喻這類,語文課已經反覆教授、可能妨害學生閱讀興趣的「障礙」。
因為當學生還沒有「開始」閱讀,他還沒有看到「整體」,你就讓他一直針對修辭、譬喻等細節做反覆練習,其實很容易扼殺了學生對閱讀的看法和興趣。
二、所有的設計,是讓學生更有興趣閱讀、更想要持續讀。
例如高雄縣福山國中的黃尹歆老師,她給孩子非常好、足夠多的少年書單,讓孩子在充滿適合的書的環境中。苗栗縣的梁語喬老師,她的目標和其他老師很不一樣,她寫著,「隨手有自己喜歡的書」,「安排所有空閒時間來閱讀」,「培養學生閱讀專注度,進入書本世界」,看梁老師的「教學目標」就知道她是真正在推閱讀的人。
三、閱讀課應該是學生為主,而非以老師為主。我看到太多老師「教到不行」。老師把活動布滿了整堂課,從第一分鐘就開始塞滿了。我曾經讀到一份教案,一堂課下來活動頻繁到,我懷疑學生沒有時間停下來想一想。
四、課程的設計是否能持續。期待「永續經營」可能有些誇張,但要讓一個課程能持續進行卻是重要的。很多老師的教學活動,是把每本書都做成ppt,然後設計很多問題,把一本書跟九大領域都拉上關係,每本書都要做一份教案,我覺得這是不能持續的,因為老師做太多,太累了。

我鼓勵老師想一想:經過這樣的課程,如果老師不把書翻拍成ppt,學生會讀嗎?每本書都要連結各大領域主題,學生會不會感到閱讀太「辛苦」?
我這次讀到好像許多繪本都跟生命教育有關,其實會把書的角色模糊掉了。我不反對閱讀是幫助生命教育的一個好方法,但是閱讀課程也有其主體性,課程設計時,還是要確認閱讀的教學目標。
例如花蓮的許慧貞老師,用五十本文學作品連續做了七年,就代表這個做法非常穩當踏實,讓學生每天都能讀二十分鐘,這就是永續經營。
五、老師在設計閱讀課程時,應該要學會如何「評估成果」。我覺得可以學習的案例,像是苗栗的梁語喬老師:「經過三年,學生每個月至少會看完一本新書;看到新書、喜歡的書會很開心,想趕快借走;會和好朋友分享書。」這位老師從目標到結果,就是乾乾淨淨,只著重閱讀本身。
另一種方式像是個專題,很清楚以閱讀為主,其他領域知識為輔,但教學目標和做法都緊扣閱讀。例如台北市的董燕菲老師,雖然也是扣生命教育的主題,但是她的目標和做法仍然緊扣著「閱讀」,她從閱讀情緒、生命教育的書,有引導的帶領孩子閱讀大量名人傳記、少年小說,最終讓孩子寫出一本自己的傳記小書。出於書,也回歸到書,同時又練習到了寫作。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範例,目標和教學軸心非常清楚。
看得出這次被選拔出的老師們,試圖努力吸收各式各樣的方法,運用在教學上,但有幾點隱憂值得提醒:
一、讀報運動的正確運用:這次許多被選出來的老師都用「讀報」做為閱讀課的主軸。「讀報」最重要的核心是去分析新聞,透過新聞教導孩子分辨、判斷與解析新聞的正確與可靠性,了解背後可能有哪些勢力在運作等。讀新聞是訓練「批判性思考」最好的方法。
但我看到多數的讀報,都是讀故事或小品文章,不是因為這些文章品質很好,而是因為輕薄短小容易操作。老師一個早上可以剪好多篇給學生,讓學生「感覺」自己很快就可以讀完。
老師們在選擇讀報運動時,或許要更謹慎選擇,報紙上的文章,如果是文學性的,品質夠不夠好呢?如果是新聞,是否足以引發批判性思考的討論呢?讓孩子很容易、很快讀完,是不是閱讀課最終要達到的目標呢?
另外一種教讀報的方式,也讓我擔心。就是一篇簡單的文章,卻設計了好多複雜的問題,彷彿試圖一再檢驗學生是否看得懂,這也很容易把學生搞得沒胃口了。
二、老師教太多:有位老師設計了一個教案,教一個比喻,設計了一整串的問題。反覆詢問,老師好像不放心學生有沒有聽懂。其實討論是促進閱讀思考很好的途徑,但不需要這樣「逼問」。如果是我,面對五年級的小朋友,可以把問問題與討論的權力交還給他們,讓他們分組討論,讓他們自己激發出好的問題。
其實這篇文章對五年級的孩子並不困難,例如要用「鷸蚌相爭」的故事學比喻,你可以讓學生上網去搜尋,或是透過討論,找出更多類似的比喻,比喻爭執、對立,或是用動物來比喻的成語。去「擴大」學生的知識領域,造成更豐富的聯想和連結,而非針對一個單薄的文本,用問題不斷去檢驗學生是否理解。

我想這背後是因為,成人平常缺乏討論的文化,我們也不相信學生可以討論,所以設計了密密麻麻的問題。

閱讀是個人與書的關係

這次我看到台北李玉貴老師的反省,覺得很感動。她走過二十年閱讀教學的歷程,親身經歷過許多年熱鬧的活動,發現最終,閱讀不過就是學生與書的個人關係。
總體來說,在這次的評選過程中,我們看見老師們很努力的吸收各式各樣的推動閱讀方式,這是一個美好的開始。希望未來兩、三年後,我們的老師更懂得依據學生的需要,形成「自己的」做法,減少「活動」式的頻繁和勞累,讓閱讀「回歸閱讀」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