網頁

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

麫」、「麪」、「麵」到底怎麼寫才對?


麫」、「麪」、「麵」到底怎麼寫才對?
還記得小時候老師教我們「麵」這個字,正確的寫法應該是要寫成「麪」,不是「麫」也不是「麵」,是「麪」。
那是小學的事了,老師教了半天,也評論了半天,一直提醒:我們是中國人要正確的運用中國字,許多的成人用法也錯誤,老師也隱含深意的提到:現在的孩子錯別字實在是太多了,都要記住正確用法,才不會在未來用錯了會被別人笑。然而,老師卻不知,錯別字的問題有越來越嚴重的狀況,如果說當年寫「麵」或者「麫」,會被笑,那麼現在能夠正確把「麵」或者「麫」寫出來的孩子,卻已經越來越少了。而我自己也從未真正搞清楚為甚麼麵真正的寫法是:「麪」。
這是怎麼回事,「中國字」真的那麼難學嗎?為什麼搞了半天,還是錯別字呢?用了正確的「學習方法」之後,才知道真正的原因出在:我們都缺乏真正瞭解字的方法,光是靠記憶,無法真正「懂得」為什麼這樣做,始終會有一個「困惑」在心中,這個「困惑」當然就成了搞不清楚的原因。
依照經驗,我發現若要搞清楚文字就需要搞清楚字的來源,知道了這個「字」或「詞」的來源,那麼就「知道」為甚麼要這麼寫,有了「知」還需要「背」的這樣辛苦嗎?
舉這個「麪」這個字的例子,為什麼是寫成「麪」呢?因為「麪」這個字是從「麥」以及「丏」而來的,而「丏」(ㄇㄧㄢˇ)這個字有遮蔽、或不見的意思。「麪」是麥磨成的細粉,易散失不見。(詳見《E世代華文字典,東華書局P1385【麪】》),因此,字形上把從「麥」加上「丏」,合起來就是「麪」;另外,由於是屬於「麥」類的東西,所以左邊取「麥」的字形,我們可以一看就知道這東西的來源,而右邊的「丏」,就成了這個字的讀音,因此這個字讀成「麪」(ㄇㄧㄢˋ)
這種字在中文造字法中,叫作「形聲字」。(其它的造字法,以後有機會再分享)意思是說,這個字裡有「形」的部分,也就是這是屬於哪一類形的字;也有「聲」的部分,也就是我們會讀的聲音。所以,我們有一句俗語:有邊讀邊,沒邊讀中間。讀的就是屬於「聲音」符號的那一邊。所以,這個字的右手邊不能寫成「乞丐」的「丐」這個字,也就是「麫」,要不然,當我們讀的時候,我們讀右邊,就成了「丐」(ㄍㄞˋ)了。
現在當然「麫」、「麪」、「麵」這幾個字都通用了。不過,我突然想起:小時候老師要我們一定要知道中文字的正確書寫方式,因此可以保持中國文化的精髓的耳提面命。這個小時候覺得古板的提醒,現在看來,如果從了解這個字,因此,不會「再因為誤解或者不了解,而造成困惑」的觀點,倒是可行、實際並且實用多了。我們可以真的瞭解:為甚麼這個字要這麼寫、這麼用,並且因為了解所以頭腦清新,識字能力極佳了。而中國文化也可以透過真正被瞭解(而非只是背誦),而可以將精神與精髓真正承傳,而非只剩下有形而無實,只留下字形而不知字意,空有文字軀殼而喪失精神意涵的骨董文化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我的網誌清單